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
后台管理
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正文

时间:2025年10月23日

作者:

来源:

点击量:

人文学院开展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

2025年10月22日,人文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新文科楼518顺利召开。点评专家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中伟,新闻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王江艳,人文学院胡昌平教授、屈玉丽教授和丁洁教授组成。论坛由王江艳主持。

汇报环节中,三个专业的获奖同学依次上台,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。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视角紧贴时代脉搏,吴紫瑞、伏靓丽、刘莹同学分别以论文主题开展讲解,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。

学科教学(语文)专业的论文汇报则深耕文化与历史,徐文怡、王忠永等同学从“西王母”神话的流变到锡伯族民歌的传承,再到兵团文学作品探讨,展现了在教学中融合文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。

学前教育专业的程昱琴同学独辟蹊径,探讨了“数字时代儿童主体性”这一前沿课题,引发了在场师生对技术、教育与儿童发展的新思考。

精彩的汇报后,各专业导师的点评精准而富有启发性,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
王中伟教授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论文予以充分肯定,认为其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,采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,同时强调在运用思辨方法时应注重思想碰撞,提升论证的严谨性。他还指出,论文需进一步梳理文献历史脉络,聚焦切入点,并在结论部分加强学术对话,拓展研究深度。

胡昌平教授在点评学科教学(语文)专业学生时,重申了问题意识在论文写作中的核心地位,并针对每位同学的论文提出了具体建议。他强调研究对象应具备可靠性,资料需丰富多元,避免单一文本分析。此外,他还指出,论文写作应实现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化,突出论文学理性。

丁洁教授在点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时,建议在话语建构分析中补充儿童使用数字技术的具体实践,并在赋权路径分析中进一步融入儿童主体性的理论内涵,增强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。

最后,王江艳副院长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本届论坛的成果。她表示,从同学们的研究中看到了人文社科的巨大潜力与无限未来。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,更是一次深刻的学术训练和思想交流,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,为人文学院的学术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。

(文/王忠永 摄/翟参政)

关闭

地址:新疆阿拉尔市   邮箱:tarustu@sohu.com

Copyright@2022 Tarim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