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
后台管理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团学工作>>学生工作>>正文

时间:2025年05月24日

作者:

来源:

点击量:

薪火相传,逐梦前行——新闻学院传媒系举办毕业设计经验交流会

搭建跨年级交流平台 破解毕设信息壁垒

5月23日下午,新闻学院在新文科楼518实验室举办毕业设计经验分享交流会。活动邀请2021届苏培华等四位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,就通讯、纪录片和微电影三种形式的选题与创作过程进行分享。

真实的力量:传媒人的成长必修课

苏培华在讲述微电影《以一棵树的模样立在大漠》的创作过程中,提及了遇到的种种挑战:突降大雪、车辆故障、设备受限等,但他依然坚持不懈,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。“所有意外都是必修课。”苏培华向与会同学展示被风沙磨损的摄像机时建议大家,“提前做好分镜脚本和应急预案,才能把意外变成故事的一部分”。

图一:苏培华,微电影创作经验分享

马惠玲谈及采写人物通讯《沃土生金:团场人家的春夏秋冬》的经历时,讲述道:“为了完成这篇报道,我四个月内辗转四个团场,甚至三访同一位电商创业者。第一次他说‘没有故事’,直到我用真诚打动他,才终于打开话匣子。”她的坚持与执着,令现场同学深受触动。

图二:马惠玲,人物通讯创作经验分享

第三位分享者堂努尔·图尔贡,为研究少数民族与汉族恋爱现象,她在朋友圈发布招募信息时,不仅被误认为“红娘”,更遭遇不当言论。“最后我用自己与汉族对象的经历打开话题,引导受访者敞开心扉”,堂努尔·图尔贡分享道。她的经历证明,真实的交流往往需要突破重重障碍。

图三:堂努尔·图尔贡,人物通讯创作经验分享

纪录片创作者黄玉则重新定义了创作的价值内核。面对“设备价格是否重要”的提问,她直言:“关键在于能否让作品的核心价值发光。”谈及作品《达人图图》,她表示:“虽然最终只使用了七八百个素材中的一小部分,但精准的选题让作品独具魅力。而第二个选题因不够出彩,在与导师讨论后果断放弃。”这种取舍的智慧,正是她希望传递的重要经验。

图四:黄玉,纪录片创作经验分享

破局之道:从认知断层到行动转化

活动发起人刘福利老师表示:“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跨年级经验传递的桥梁,解决低年级学生对毕业设计流程的认知空白,并通过优秀案例示范提升整体毕业设计质量。”他指出,当前传媒实践教学面临双重困境:年级信息断层与毕业设计质量提升需求。

会后,与会同学主动添加分享者微信。大一学生阿依苏丽坦·祖农表示:“黄玉学姐‘素材宁可多不可少’的建议让我深受启发,当天我就开始建立自己的素材库。”刘福利老师强调:“从大一大二就该启动选题孵化,关键在于持续积累有温度的故事素材。”

分享会合影留念

(文/周凤 摄/王一博)

关闭

地址:新疆阿拉尔市   邮箱:tarustu@sohu.com

Copyright@2022 Tarim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版权所有